引子:未济卦的现代寓言
《易经》末卦”未济”的爻辞里,藏着最残酷的生存悖论:”火在水上,未济;君子以慎辨物居方。”当这对新婚夫妇在办公室挂起”三年购房五年创业”的规划表时,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正站在”既济”与”未济”的临界点上——前三十卦的圆满在此终结,后三十四卦的混沌在此开端。
这让我想起道家典籍中”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”的偈语。当丈夫的意外离世将妻子推入”未完成”的深渊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断裂,更是整个宇宙运行法则的具象化呈现。

一、阴阳骤变:从”既济”到”未济”的生死摆渡
1. 事业共生的”泰卦”图景
他们像两株缠绕生长的榕树,丈夫负责技术攻坚,妻子主理市场拓展。办公室白板上的思维导图,是两人用《易经》”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”的智慧绘就的共生系统。每个季度末的复盘会,都像在演绎”家人卦”的现代版本——”女正位乎内,男正位乎外”。
2. 意外降临的”否卦”裂变
当急诊室的红灯亮起,妻子手机里未发送的”今晚庆功宴”消息,永远停在了输入框。这恰似《易经》”天地不交,否;君子以俭德辟难”的残酷注脚。丈夫的骤然离世,让原本完美的”既济”卦象轰然崩塌,暴露出”未济”卦中”小狐汔济,濡其尾”的生存困境。
3. 生命传承的”复卦”重启
当B超仪显示胚胎心跳时,妻子在诊疗单背面写下:”此子当承父志,继往开来”。这让我想起《道德经》”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”的深意。她选择用腹中新生命重构”屯卦”的生机,在”云雷屯,君子以经纶”的古老智慧中,完成从”个体生存”到”物种延续”的哲学跃迁。
二、矛盾修行:在”损”与”益”间重构生命意义
1. 情感损益的”咸卦”辩证
整理遗物时发现的创业笔记,每页都标注着《周易参同契》的丹道口诀。丈夫将道家”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”的修行,转化为代码世界的精进。这种”感而遂通”的智慧,恰似”咸卦”中”拇趾动而全身应”的生命共鸣。妻子在烧毁部分笔记时,完成了对”损卦”的现代诠释——”三人行则损一人,一人行则得其友”。
2. 物质精神的”颐卦”平衡
变卖公司股份时,妻子在合同附加条款写下:”所得资金20%用于设立青年编程奖学金”。这让我想起《庄子》”鹪鹩巢林,不过一枝”的告诫。她将道家”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”的智慧,转化为”颐卦”中”贞吉,观颐,自求口实”的实践——在物质减损中实现精神增殖。
3. 身份转换的”姤卦”新生
挺着孕肚参加行业峰会时,妻子将演讲主题改为”未完成的算法”。当PPT停留在”if(life==null){createNewInstance()}”的代码界面,全场掌声如雷。这恰似”姤卦”中”女壮,勿用取女”的逆向演绎——在传统认知的”不完整”中,孕育着超越性别与生死的新可能。
三、天人感应:在”观”与”遁”间寻找摆渡之道
1. 自然节律的”观卦”启示
孕期坚持记录的《胎动日志》,与二十四节气形成奇妙对应。惊蛰那日的剧烈胎动,恰逢丈夫生日;谷雨时分的首次B超影像,与办公室绿植抽芽同步。这种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”的体验,印证了《易经》”观天之神道,而四时不忒”的古老智慧。
2. 社交退隐的”遁卦”智慧
拒绝所有媒体采访时,妻子在门贴上”心远地自偏”的陶渊明诗句。这让我想起《道德经》”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”的境界。她将道家”致虚极,守静笃”的修行,转化为”遁卦”中”遁而亨,刚当位而应”的生活艺术——在主动退隐中完成能量积蓄。
3. 数字遗产的”革卦”转化
将丈夫的编程笔记转化为NFT数字藏品时,妻子在区块链上刻下:”此为未竟算法,待后世续写”。这恰似”革卦”中”泽火革,君子以治历明时”的现代演绎——在数字世界重构”物不可穷也”的永恒性。
四、终极追问:在”既济”与”未济”间寻找永恒摆渡
1. 生死观的”坎离”辩证
当胎儿首次踢动时,妻子在日记本画下”水火既济”卦象,却在中间添上裂痕。这让我想起《周易参同契》”坎离匡廓,运毂正轴”的丹道隐喻。她将道家”方生方死”的观念,转化为对生命连续性的独特理解——死亡不是终点,而是”未济”卦中永恒流动的节点。
2. 事业观的”恒卦”重构
复出后推出的首款产品,命名为”Unfinished AI”。在技术白皮书里,妻子引用《道德经》”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”的论述。这种将道家”反者道之动”的智慧融入算法设计,恰似”恒卦”中”日月得天而能久照”的现代技术诠释。
3. 意义观的”升卦”超越
建立”未济奖学金”时,妻子在章程写下:”奖励那些在完美计划外开辟新径者”。这让我想起《庄子》”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”的告诫。她将道家”无用之用”的哲学,转化为”升卦”中”南征吉,志行也”的实践——在主动拥抱”未完成”中实现生命升华。
尾声:摆渡人的矛盾诗学
当妻子抱着新生儿站在公司落地窗前,城市霓虹与星河交相辉映。这幕场景,恰似我们网站口号”执矛盾为篙,问道红尘,摆渡星河”的绝佳注脚。
《易经》六十四卦的循环告诉我们:真正的”既济”永远在下一轮”未济”之中。这对夫妻的故事,不是悲剧的终章,而是”恒卦”中”日月久照”的永恒进行时。当我们在生死、得失、成败的矛盾中摆渡时,或许正如庄子所言:”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”——与其执着于完美的”既济”,不如在”未济”的星河中,做永恒的摆渡人。
此刻,问渡司的船舷已备好双桨:一柄刻着”向死而生”的生死观,一柄铭着”残篇道”的事业论。诸位问道者,可愿共渡这红尘星河?